用文字传递正能量

乡音不改鬓毛衰是什么意思(乡音无改鬓毛衰怎么读音)

发布:网友分享 2023-12-15 17:06:07 阅读次数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而其中“乡音无改鬓毛衰”一句“衰”字的读音和释义历来聚讼纷纷。直至前些年,北京大学孙玉文教授撰写《解读唐诗“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一文(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对此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可为此桩诗案做一了结。然而最近,笔者读到盛大林先生《“鬓毛衰”诗案:“衰”的论争源于韵书删改》一文(见《光明日报》2020年12月19日12版),发现盛先生重提此案,观点颖异。因此笔者草成此文,以期与盛先生商榷,同时也借此对《回乡偶书》做一番梳理。

  壹

  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最早著录此诗的是宋人孔延之所编《会稽掇英总集》(以下简称《总集》)。是书卷二有“贺监”一条,此条下首列唐玄宗赠诗,接着列举李适之等三十七人送贺知章归乡诗,然后引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二作“幼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面毛腮。家童相见不相识,却问客从何处来。”

  《总集》中所录饯行赠诗场景与两《唐书》贺知章本传所载相合。据《四库提要》,此书大约编成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回乡偶书》的最早面貌。南宋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诗》,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奏上,其中所录《回乡偶书》与《总集》所录完全一致。可见这一版本的《回乡偶书》在两宋时期一直流传不辍。

  此诗第二句“乡音难改面毛腮”之“腮”字,为“顋”之俗体字,在《广韵》中属咍韵,与第四句韵脚“来”同一韵部,而第一句末字“回”为灰韵,与咍韵同用。因此,“回”“腮”“来”三字押韵,并无任何问题。“面毛”即胡须,“腮”即两颊下部,此句是说乡音未改但是两腮已经生须。

  “家童”,一般指私人家中的仆人。我们从两《唐书》本传中知道,贺知章于天宝三载(744)上疏求为道士并还乡里,又舍家乡旧宅为道观,玄宗皆许之。如此看来,则诗中所云正是贺知章回到故乡旧宅,与家中仆人见面时的一段场景。

  笔者认为,《总集》中所记录的《回乡偶书》,无论在押韵上还是在释义上都无任何问题,且与贺知章的事迹相合,应该是其诗作的原貌。

  贰

  宋代赵令畤所著《侯鲭录》卷二有“贺知章回乡偶书诗”条,其中第二首作:“幼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面毛。儿童相见不相识,却问客从何处来。”据孔凡礼先生考证,《侯鲭录》大约刊刻于南宋初年。这是《回乡偶书》第二早的版本,相比于《总集》,其中有两处非常关键的异文。

  其一,“面毛䰄”。“䰄(sai1)”字不见于《广韵》,但是见于《集韵》的咍韵。孙玉文先生已经指出,“䰄”为联绵词单用的例子,作“胡须披拂貌”讲,并且将该字渊源追溯到《诗经》“卢重鋂,其人美且偲”和《左传》“于思于思,弃甲复来”。

  据两《唐书》本传记载,贺知章性格狂放不羁,自然不屑于推敲炼字,亦不屑于“刊饬”诗作,导致其身后并无文集传世。从贺知章现存的诗作来看,除了应和诗之外,大多平白如话,不用典故,“乡音难改面毛腮”的语言风格完全符合贺知章的个性。然而“䰄”字生僻,似乎在入宋之后普遍被认作“思”的分别字,其含义亦古奥,对此诗来说,远不如“腮”字更加符合贺知章“醉后属词”“文不加点”的才性。

  笔者推测,这一异文的产生或许与宋人对于“䰄”字的重新认识以及误读贺知章草书原稿有关。

  其二,“儿童”。《总集》中的“家童”指贺知章旧宅中的仆人,贺知章是主动辞官,天子同僚饯行轰动一时,其还乡乃归老安养之计,本无过多伤感。“家童”与贺知章相见不相识,虽有物是人非之感慨,但亦不无些许诙谐意味。

  换成“儿童”以后,整首诗作的基调也发生了变化。主人公被家乡的儿童当作过客,使得家乡近在咫尺,却如此陌生。诗作把主人公放在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在老大与青春、主人与过客、家乡与远方、漂泊与归宿的张力中,呈现出无尽的悲凉与孤独。后世的传本中,为加强这种张力,又将“面毛”改作“鬓毛衰”以突出岁月之流逝;将“却问”改作“笑问”以加强人生遇合之无情。更改后的版本,文学性得到了强化,却背离了此诗的创作背景。

  赵令畤于此诗后有一小注云“一说云黄拱作”。笔者推测,此黄拱或是引用贺诗之人。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记载五代时黄损离家出走多年,归来后题壁书《回乡偶书》第一首,稍改数字以应其事。明代瞿佑在《归田诗话》中记载元末黄德广客居大都多年后返乡,亦颂贺知章《回乡偶书》第二首以寓慨叹。

  显然,此诗非常适合游子抒发感慨。黄拱很可能像黄德广一样引诗抒情,既是引用,自然无须考虑原诗的背景,为了更加贴合当时的处境,他也很可能像黄损一样对原作进行更改,时人不知,误传为作者。《侯鲭录》中的异文或与此相关。

  由于《侯鲭录》的这一误记,导致原本与辞官还乡密切相关的《回乡偶书》,变成了后人抒发羁旅飘零、思乡倦游的公共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