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传递正能量

贝聿铭的光影传奇心得感悟(贝聿铭的设计作品)

发布:网友分享 2023-12-15 17:23:44 阅读次数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肯尼迪图书馆、日本美 美术馆、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这些位于世界各地的地标性建筑,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一贝聿铭。

  2019年5月16日,这位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师在纽约逝世,享年102岁。他用一生的事业验证了那句话:“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纪念碑。”而他自己,则是这座纪念碑射出的一束夺目的华人之光。

  他的作品享誉世界。他曾经登上《时代》杂志封面,也曾出现在美国总统肯尼迪、法国总统密特朗、首次访美的邓小平身旁。他65岁生日宴会的举办地点是人民大会堂,主办人是当时中国的两位副总理。

  贝聿铭花了一个世纪的时间,把自己设计的建筑种在4个大洲、10个国家的土地上。在美国,他喝红酒、吃西餐,也读《论语》《老子》《孙子兵法》。他用工整的小楷给家人写信,还永远记得日本入侵满洲里和上海的年份。

  贝聿铭的一生,正如他对建筑与生命的感悟一样: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主导着贝聿铭一生的作品,如全国大气研究中心、伊弗森美术馆、狄莫伊艺术中心雕塑馆与康乃尔大学姜森美术馆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

  身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建筑物四十余年来始终秉持着现代建筑的传统,贝聿铭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化招取宠,建筑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

  回顾贝老一生的经典设计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法国·巴黎

  1983—1989

  ▼

  光是建筑的色彩,“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老的名言。在他的作品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巴黎卢浮宫金字塔的入口把大量的光线引入死气沉沉的博物馆,让过去的历史晒晒今天的太阳。

  透过透明的玻璃,投射在空间与墙体、地面上,形成光的庭院。“光很重要。没有了光的变幻,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无力。”光是贝聿铭在开始一项建筑时首先考虑的问题。

  于玻璃自身的特性——透明、反射,并且玻璃透明不至于遮挡减损原建筑物的立面,不仅符合贝氏对阳光的追求,更能够从视觉上以及空间原理上使得原有的建筑群不会被削弱。

  并且能使设计者的建筑思想得到充分表现,加上光线和人的运动,整个空间被赋予了活力。自然光线穿过透明的玻璃材料倾泻到室内,给室内的一切带来温暖和灵动之感,网状钢材不仅起到了支撑、承载的作用。

  苏州博物馆

  中国·苏州

  2003-2006

  ▼

  苏州方面的要求很高,“苏而新、中而新”,这是个涵盖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挑战。贝聿铭擅长“随方制象、各有所宜”,他主张建筑必须与环境、人文融合在一起。他想在苏州寻找的,是承载于现代生活需要和传统文化内核之上的审美路径,最终实现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平衡。贝聿铭为苏州博物馆新馆屋顶上设计了立体几何形体的玻璃天窗,窗户开在屋顶正中,与斜坡屋顶形成折角,使自然光以折射的方式更好地进入博物馆。

  同时,为了保护展品在展览过程中免受光线伤害,他还在玻璃下面加以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进行调节和过滤,充分体现了他“让光线来做设计”的精髓。

  “苏州的园林是诗人、文人、画家做出来的。今天的设计,既然无法超越,干脆就让它融入现代吧。”他在古今、中外之间小心又大胆地把握着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