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8日上午,上海市暨南大学的校长办公室里,老校长怀着异常沉痛的心情,主持紧急校务会议。他噙着眼泪,用颤抖的声音宣布:“今天早上,日本兵占领了租界……”老校长低沉的语调掩盖不住心头的愤懑,校长室里一片沉寂,教师们个个神色黯然。文学院院长、著名学者郑振铎更是紧蹙着浓眉,眼神忧愤。
上课的铃声敲响了,郑振铎像往常一样捧着厚厚的讲义夹,走进教室,只是步履显得十分沉重。教室里依旧挤满了听课的学生,他们仍然端坐在座位上,摊开笔记本,鸦雀无声地准备听课。郑振铎神情肃穆地环视着教室,鼻翼不由得抽噎一下,但还是忍住了眼泪。“今天的事,你们大概都已知道了。我们已经决定,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即停课,将这所大学关闭……要永远记住,我们是中国人!”
郑振铎心里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他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都凝聚在一堂课中,毫不保留地全部传授给学生。这一堂课,他讲得格外亲切,学生们也心无旁骛,摒住呼吸,噙着热泪凝听……
10点30分,不幸的时刻终于到来了。隆隆的车鸣声从远处清晰地传来,车轮沉重地滚动着,仿佛碾压在暨南大学所有师生的心头,令人沉闷得喘不过气来。从学校顶楼的窗口望去,可以清晰地看见,萧瑟的北风中,“太阳旗”鼓满嚣张的气焰,盛气凌人地招摇而至。
郑振铎停止了讲课,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紧张的神色。他挺直了身体,做了个立正的姿势,毅然合上了讲义夹,严肃而又坚决地宣布:“现在下课!”同学们随之站了起来,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伤感,没有悲哀,他们都已知道应该怎么办,应该走向哪里。许久,教室里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几个女同学忍不住发出低低的啜泣声。暨南大学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坚决、统一,从校长到工役,从教师到学生,所有的人迈着“可杀而不可辱”的脚步,走出教室,集合在教学大楼前……
这是郑振铎在暨南大学所上的“最后一课”,也是他教书生涯中的“最后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