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
★道理论据
1.忠者中也,至公无私。——(汉) 马融
2.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唐)白居易
3.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
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5.活着的时候越无私,人民的怀念也最永恒。 ——艾青
6.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德)爱因斯坦
7.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10.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着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是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艾青
★事实论据
胡适:帮与不帮都出于无私:
1920年,林语堂获得用官费到美国哈佛大学做研究生的机会。不料到美国后,官费却迟迟不至,使他陷人困境。他遂打电报向国内告急。很快,他收到了2000美金,得以在异国顺利完成学业。十分感恩的林语堂回到北平就去向给自己汇款的北大校长蒋梦麟表示感谢。然而,蒋先生对于他收到2000美金一事,竟是一脸茫然。原来解林语堂燃眉之急的那笔2000美金,是当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的胡适所寄,那笔在当时一如天文数字的钱还是胡适从自己腰包里掏出来的。
有意思的是,胡适帮助了他人不语,帮助不了他人却偏偏有话要说。胡适有位很熟悉的学生想请他介绍到台湾省物产保险公司工作。胡适对此的态度是,“我现在的地位不能随便写信(为别人)介绍工作的。”因为“我写一封信给人家,等于压人家,将使人家感到不方便”。
陈寅恪忘我无私地工作:
1946年,陈寅恪从欧洲回到清华,此时他双目已盲,身心俱疲。历史系主任雷海宗劝他休养一段时间, 他不听,并要求在中文系也开一门课。雷海宗的助手王永兴劝他:“一门课已经够辛苦了,是否不要在中文系上课了?”陈寅恪严肃地说:“我拿国家的薪水,怎能不干活?”
魏徵正直无私:
魏微一向一心为公,为国家得失不计个人得失,向唐太宗李世民据理力争,其至把自己的生死也置之度外。贞观六年,魏微又为一件事当面顶撞了唐太宗。罢朝后,太宗回到寝宫,怒气冲天地说:“朕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问:“您说谁啊?”太宗答道:“ 就是魏徵。别看这人个子不高,其貌不扬,脾气还真是倔强。每次都在朝堂上当面跟朕作对,不给朕留一点面子。”皇后说:“臣妾给皇上贺喜啊!”太宗问喜从何来。皇后说:“臣接听说君明臣直。今日魏徵如此正直无私,说明陛下英明啊。”太宗转怒为喜,“朕不怪罪魏微了,他也是为国着想嘛。”
无私舍己:
做一汪清泉,要像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那样无私舍己。为了氢弹事业,于敏隐姓埋名三十年之久,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人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言,是很大的损失。于敏生性喜欢做基础研究,当时已经很有成绩,而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在长达30年的岁月里,他默默为祖国奉献着; 30 多年“失责” 于自己的父母、妻儿,对他们都不能透露半点关于工作的事。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中国有了自己的氢弹,保障了祖国的安全,保障了祖国今天的繁荣。于敏就如那汪清泉,不断地积累才有了耀眼的喷泉,正是他们的努力,才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诺贝尔的无私奉献:
诺贝尔是安全炸药和无烟火药的发明人。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研制炸药上。研制成功后,贏得了大量专利权,积累了许多财富。1896年,诺贝尔逝世前决定把3300万克朗作为基金,用每年的利息,他奖给世界上杰出人物,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在遗嘱中说:“ 这奖金不论国籍、人种和语言,只发给确实对人类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人。”诺贝尔为科学奉献了一生,诺贝尔奖则永远地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生献给科学:
镭的发明者、两次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居里夫人一生忠于科学,厌恶金钱和荣誉,她把所得的奖金绝大部分用于科学实验及赠送给贫穷的学生和需要帮助的朋友。她把研究的结果毫无保留地公之于众,而不接受当时可谋取巨富的专利权。在社会授予她的荣誉面前,居里夫人只有一句话:“ 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而不应该注意人。”她很赞赏蚕的精神:“那些蚕细心地工作着,不懈不怠,令我大受感动;我看着它们,觉得我跟它们是异物同类……”
为国不计名与利:
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
华罗庚回国:
1950年,数学家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终身教授职务,奔向祖国。归途中,他写了一封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其中说:“ 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回国后,华罗庚进行应用数学的研究,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称为“人民数学家”。
白求恩:
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位不远万里来中国支援我们的加拿大著名外科医生,他叫白求恩,这位医生不仅医术精湛,更重要的是品德高尚。
一次,伤员失血太多,但需要的O型血已经用完了。旁边的一位伤员一听,马上对医生说“医生,我是O型血,让我来输血!”白求恩大夫看着这位伤员,亲切地说:“ 你在战场上已经负了伤,流了血,不能再抽你的血了。”说着,他捋起袖子,对卫生员说:“ 我是O型血,是万能输血者,就抽我得吧。”可是大家都不同意,因为白求恩大夫已经50多岁了,而且还有那么多的伤员等着他治病,怎么能在让他输血呢?白求恩大夫坚持说:“不要再拖了,我们及时救活一个战士,就等于在战场上消灭一个敌人。快开始吧!”
最后的赤脚医生:
李春燕,27岁,是贵州从江县大塘村乡村医生。卫校毕业后嫁给了大塘村一个苗族青年成为一名乡村卫生员并且在自己家里开设了一间卫生室。村里只有她一个乡村卫生员,2500多名苗族村民生活极其贫穷。人们向来缺医少药,生了病忍着,现在,大家已经逐渐习惯了生病去李春燕那儿打针吃药,有了初步的医疗保障。李春燕,严格地讲不能称作医生,只能叫做“卫生员”。因为她没有编制,不享受国家的工资和其它待遇。由于工作环境差、入不敷出,我国的大部分乡村卫生员已改行或外出打工去了。李春燕也遇到过相同的问题,乡亲们来看病,没有钱付药费,只能记账赊欠。一直赔本经营卫生室的李春燕决定关掉卫生室,和丈夫去广东打工。当他们正准备出门的时候,看到门外村民对渴望战胜疾病的眼神打动,李春燕没有离开,继续留下给为村民看病。
退休不忘为公志:
龚全珍是甘祖昌将军的夫人,甘将军一心为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在她身上熠熠生辉,成为她的人生信仰和永远的活力。同时,龚全珍又是社区的一名老党员,服务和谐社会的奉献情怀在她身上永放光芒。为营造和谐温馨的社区发展环境,传承甘将军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优秀传统,调动社区党员和群众创先争优,2011年,琴亭镇金城社区筹建“龚全珍工作室”,她担任辅导员。担任期间,龚全珍一丝不苟,真情流露地谈自己的革命信念,讲述甘将军不谋私利,一生为党、为人民作奉献的感人事迹,并勉励社区同志要珍惜大好时光,搞好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