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戏的简介
歌仔戏,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歌仔戏是以闽南歌仔为基础,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潮剧、京剧等戏曲的营养形成的闽南方言戏曲剧种。20世纪初,歌仔戏兴于台湾岛内,不久传及厦门,并迅速流布闽南地区和东南亚华侨聚居的地方。
歌仔戏的起源
歌仔戏是现存剧种中唯一源起于中国台湾的戏曲剧种。明末清初,福建漳州一带的锦歌、车鼓、采茶等闽南民间曲艺歌舞传人台湾,发展成民间迎神赛会节日的演唱形式——歌仔阵,后又在后续传人台湾的四平戏、白字戏、京剧等各种民间艺术形式的影响下,经过糅合吸收后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
因其前身是“歌仔阵”,故称“歌仔戏”。1928年,台湾歌仔戏艺人为躲避日本殖民者的迫害,逃离台湾,而将歌仔戏带入大陆闽南。
歌仔戏的艺术特点
一、音乐
歌仔戏音乐分为唱腔和伴奏音乐两部分。其唱腔属曲牌联缀体,在联缀时可采用同宫同调、同宫异调、异宫同调、异宫异调等方式。唱腔曲牌大体可分为七字仔、杂碎仔、卖药仔、杂念仔等四大主调以及哭调和调仔等,其伴奏音乐则分为串仔、吹牌和锣鼓经。
二、表演
歌仔戏初以一男一女的对唱为主,后发展为有生、旦、丑三行并兼备科、曲、白的成熟戏剧。其生行有小生、老生、文生、武生,旦行有苦旦、正旦,丑行有三花、老婆等脚色。众脚色皆用真嗓演唱,其中以苦旦最具特色。歌仔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有椰胡、大简弦、京胡、唢呐、单皮鼓、锣、铙钹等,按照表演形式和剧场形态的不同,可分为落地扫歌仔阵、野台歌仔戏、内台歌仔戏等,随着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兴起,广播歌仔戏、歌仔戏电影及电视歌仔戏等也相继涌现出来。
三、格律
歌仔戏曲多白少,格律自由,在一百多种传统曲调中,既有悠扬高亢的七字调、大调和背思调,又有民谣诉说式的台湾杂念调,更有忧郁哀伤的各种哭调。此外,它还吸收了台湾当地的民歌小调和部分戏曲音乐作为补充。
歌仔戏的代表曲目
歌仔戏的内容以演唱民间故事为主,代表剧目有《陈三五娘》、《刘秀复国》、《八仙过海》、《济公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多强调忠孝节义,一般没有固定剧本,至今仍沿袭以“戏先生”讲戏并分配角色的方式演出。
歌仔戏的传承人物
郑秀琴,女,汉族,1944年生,福建龙海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歌仔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代表作品有:《钗头凤》《琵琶记》等。
吴兹明,男,汉族,1948年生,福建厦门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歌仔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导演,代表作品有:《戏魂》《西施与伍员》等。
纪招治,女,汉族,1933年生,福建厦门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歌仔戏代表性传承人,代表作品有:《安安认母》《白蛇传》等。
陈志明,男,汉族,1964年生,福建龙海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歌仔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代表作品有:《白鹭女神》《邵江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