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传递正能量

刻骨铭心的一课中父亲是怎样的人(刻骨铭心的一课中心思想)

发布:网友分享 2023-12-19 11:22:35 阅读次数

  今天早晨,在微博上看到了一则新闻:

  而其中话题下的一条引发了娜姐的深思

  在《格林童话》中有一则寓言印象深刻

  爷爷年纪大了,吃饭时饭菜常从嘴里漏出来,儿子儿媳便不让他上桌吃饭,只让他在火炉边吃。

  有一次爷爷不小心把碗摔碎了,儿媳妇破口大骂,说以后要改用大木盆给老人盛饭。

  这话恰好被儿子米沙听见了。有一天,夫妻俩看见米沙在地上摆弄一堆小木片。父亲问米沙在做什么,米沙回答说:“爸,我正在做木盆呢,等你和妈妈老了的时候,我好用这只木盆给你们盛饭。”

  夫妻俩听后面面相觑,十分羞愧。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那以后,他们又重新把老人请上桌吃饭,并细心照顾。

  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父母身上。

  事实上也是如此,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作为孩子的养育者,父母应该重视自己的榜样作用,因为这对孩子太重要了,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

  父母如果以身作则,孩子随时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向父母靠近,这是一种内在力量的驱动,比起讲道理训斥,更能让孩子感同身受。

  之前在上海迪士尼,一个小男孩碰到了旁边年轻女孩的屁股,女孩回头就说了男孩两句。

  结果,男孩的妈妈炸了,不分青红皂白就开始对姑娘破口大骂。

  “你TM有妄想症吧?长成那X样有人要摸你屁股啊?”

  “我儿子才8岁,就算摸你屁股又怎么了?”

  女孩反驳了两句,男孩的妈妈就开始上手打人,嘴里的脏话还在继续往外喷着。

  就这种素质要是能教好孩子,那还真是出奇迹了。

  无独有偶,朋友是托管班的老师,面对的是一群二三年级的小朋友,

  她在家吐槽时的口头禅就是

  “真是又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我好奇问怎么了

  平时挺好的一个小男孩,今天突然冒出一句脏话

  我蹲下跟他说“你不能说脏话哦”

  他满脸疑惑“那爸爸为什么可以说”

  7.8岁的孩子还在模仿,他们看着父母的样子,有样学样,父母的一言一行,他们照单全收。

  曾看过一个韩国节目,一位男主播讲述了自己从来不抽烟的原因。

  故事要从他5、6岁的时候讲起。

  那时候他的爸爸抽烟特别严重,到一种什么程度呢?

  "家里每天跟防化演习毒气室似的,他一天大概要抽3盒以上的烟。”

  因为家里只有一个电视,他每次坐在客厅跟爸爸一起看电视都要抽“二手烟”。

  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问爸爸,香烟到底是什么味道?为什么爸爸那么喜欢的味道,他却一点也不喜欢?

  爸爸被问住了,顿了一会儿起身把没抽完的烟熄灭。然后问他,如果我从现在开始不抽烟了,你长大了也能做到不抽烟吗?

  他立刻回答,“只要爸爸不抽烟,我长大以后绝不抽烟”。

  而从那之后,他的爸爸再也没抽过烟,烟瘾犯了就用口香糖或者小零食、饼干来缓解。

  而这位主播直到现在也没有抽过一次烟,就像他们父子当初承诺对方的那样。

  爸爸的言传身教,不仅仅是让孩子免于烟瘾的危害,更重要的是在孩子心灵的成长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重要一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教育中是孩子最主要的模仿对象。孩子们会在生活中用眼睛注视,用耳朵倾听,用行为模仿,这所有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望子成龙固然是所有家长的希望,其实回过头来想想,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越容易教出什么样的孩子,大人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的影响着孩子,小孩最擅长的事模仿,他们不会随着大人的意识而改变,无知者无畏。大人无心的言行,都可能给他们埋下善或恶的根,唯有以身作则,让孩子这艘摇摇晃晃的小船驶向人生的航道,没有一个父母可以代替孩子去经历成长,只能给予人生路上必要的引导、保护。

  如果把父母看作是原件,那么孩子就是复印件,当复印件出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原件上找问题,审视自己的教育是否出了问题。

  反思一下在平时教育孩子的时候,自己是不是也以身作则做到了?让孩子去读书的时候,那你平时有读书的习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