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应该都对片中“康熙怒斥群臣”的“名场面”印象深刻。
乾清宫正大光明殿内,陈道明饰演的康熙帝因官员腐败而痛心疾首:
“当朝大学士,统共有五位,朕不得不罢免四位;六部尚书,朕不得不罢免三位。看看这七个人吧——哪个不是两鬓斑白?哪个不是朝廷的栋梁?哪个不是朕的儿女亲家?……他们烂了,朕心要碎了!”
康熙怒斥群臣。来源/电视剧《康熙王朝》截图
这一大段台词可谓酣畅淋漓,简单直率的话语难掩帝王霸气。
也正因为这场戏,许多人对真实的历史产生了好奇:古代的皇帝究竟是怎么和朝臣沟通的?他们的实际对话,是像影视剧表现的那样通俗、生活化,还是如史书记载般“文绉绉”的呢?
文言文,和口语并不相同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厘清“文言”和“口语”这两个概念。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曾在《古代汉语》一书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
也就是说,文言其实是一种规范化的书面用语;而所谓的“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文言已经沿用了两三千年,不管是先秦诸子的著作、两汉辞赋还是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
它们可以帮助来自不同地方、带有不同口音甚至属于不同时代的人突破隔阂,实现顺畅的“笔谈”。
当然,文言文也不是生来就是书面用语。现在一般认为,大约在先秦时期,文言文与当时的口语表达还是一致的;但到了两汉时期,两者之间就有了一定距离。由于文言远远跟不上口语的发展速度,此后的差别就变得越来越大。
唐宋以降,在大众口语的基础上又逐渐形成了新的书面语“白话”。但在古代许多知识分子看来:文言文继承了前代名士遗风,还言简意赅、颇具格调;相比之下,啰里啰嗦、无甚文采的大白话,则显得有些上不得台面。
因此,他们坚持使用文言文写作,通过提高阅读门槛来体现文化的高低差异——这样才能把自己和普通的“吃瓜群众”区分开来。而会读写文言文,就成了“读书人”身份的一种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