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同朱张”
这一汉语成语,典出《后汉书.朱晖传》:
东汉时,朱晖和张堪都是南阳人。张堪早就听说朱晖品德高尚,最讲信用,对他十分仰慕。有一天,两人在太学里结识。分手时,张堪对朱晖说:“我有一要事相托。我身体多病,恐怕不久于人世,希望我死后你能对我的妻子儿女多多给予照顾。”
朱晖认为张堪比自己先在朝廷做官,资格比自己老,不敢接受如此之重托,于是,只是笑着拱拱手就道别了。从那之后,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
过了几年,张堪果然病逝。朱晖听说张堪的妻子儿女生活得很贫困,便亲自前去探望,并送给他们很多财物。在后来的日子里对他们也很关心,就像关心自己的家人一样。
朱晖的儿子朱颉对父亲的做法很不理解,便问道:“父亲过去和张堪也没有什么太多的交往,他死之后怎么忽然对他的家人如此地关怀备至呢?”
朱晖回答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张堪生前曾经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我,只有信得过我他才这样做。我必须讲信用,不能辜负他的嘱托啊!”
读后感
在并没有明确许诺的情况下,朱晖对张堪的嘱托自觉地去履行了,这可以说是朋友之间守信用的一种更高的境界。所以,多少年来,“情同朱张”这几个字,一直被人们视为朋友间感情执着、讲究信用的代称。
岁月悠悠,朱晖和张堪早已故去,但他们的故事却依然年轻。因为,信用比人的生命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