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传递正能量
  • 美文集
  • 名人名言
  • 师生们的行为能给自身带来哪些好处(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有哪些作用?)

师生们的行为能给自身带来哪些好处(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有哪些作用?)

发布:网友分享 2023-12-26 14:43:52 阅读次数

  学生尊重老师,就是成人达己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一定要尊重老师吗?请允许我分享这样的答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当然值得尊重,也应当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尊重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尊重老师,老师尊重学生,正好说明尊重是人与人之间开展交往的双边活动。敬人者人恒敬之,反之亦然。

  学生尊重老师,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生态

  课堂教学生态要有仪式感,课堂是施教者传播知识的圣地,是受教者领悟知识的殿堂。设想课堂上,如果有学生大吵喧哗,如果有学生交头接耳,如果有学生搞小动作,如果有学生不认真听课,对学生本人而言,就会导致学习效率不高、效果不佳;对同桌或相邻的其他同学而言,就会影响他们专心听课、认真思考;对授课教师而言,就会去打断其上课的思路,致使课堂教学失去流畅性,也会影响到授课教师的心情,干扰教学效果的发挥,这种现象一旦出现,有百害而无一利。即使自己身体不适或遇特殊情况,也应举手示意,引起老师关注后友好说明。在课堂教学生态中,教师处在一个由学生群体因素,教师个体因素,环境不可预测因素所构成的复杂关系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其重要性无可替代。课堂教学生态关系的复杂性需要教师拥有多种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扮演好知识的传授者、能力的培养者、榜样的示范者、心理医生的干预者、学生的监护者、家长的代理人、学生的朋友与知己等各种不同的生态角色,以此来发挥丰富多样而又多元的教育功能。而当一个老师成功地扮演这些的角色时,老师的劳动、老师的人格理应得到学生的尊重。

  学生尊重老师,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

  教育传递给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使每个学生都变成成功者。无论课堂内外,老师都要明白:每个学生都是重要的,每个学生都是有用的,他们的未来是可期的。只有师生之间建立起互助、互信、互尊的和谐关系,才会减少学习生活中存在的许多猜疑,融化偶尔存在的师生间的紧张关系,化解师生之间、老师家长之间和同学之间的对立。彼此信任、彼此宽容、彼此尊重,会使师生间的距离拉得更近,师生之间就会心连心,感情就会更融洽,这样的氛围更有利于教学相长。俗话说得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是学生成长的导师,学生尊重老师就是理解和体贴老师,就是给老师送温暖。学生对老师有礼貌,不仅使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增强,而且有利于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建构良好的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要以情感为依托,以真爱为核心,以尊重为出发点,以理解为底线,以包容为胸怀、以人格赢信任,以服务去支持,以关爱为角度去实施。倘若一个老师能做到如此,他应该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赏识与信任,这样的老师一定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也应该得到学生的尊重。

  学生尊重老师,利于培植高尚的社会道德品质

  尊重老师就是思想自觉,在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道路上,犯错是不可避免的,接受老师的批评就是接受惩戒教育,就会使自己成长得更快。尊重老师就是行动自觉,老师带给学生的学习任务要自觉完成,老师传递给学生的学习信息要自觉领悟,老师分配给学生的劳动任务要主动完成,老师要求学生参加的集体活动要踊跃参与,学校布置给学生的社会实践要积极参加。一个受学生尊重的老师,必先会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因为好习惯是培植高尚道德品质的根本;必先会培养学生高度的自信,因为自信是培植高尚道德品质的关键;必先会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因为心理健康是培植高尚道德品质的条件;必先教学生学会感恩,因为感恩是培植良好道德品质的要求。尊重是人格的种子,是品德的肥料。教育如果把人格教育放在第一位,培养出的孩子一定会有爱国情怀,一定会具备大公无私、乐于助人、礼貌待人、文明交往、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想让学生学会尊重老师,就要把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与道德水准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相结合,就要把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我们不应该因梁艳萍,王小妮等小丑的出现,而对所有的老师戴上有色眼镜。也不因静雅,于琳琦等愚人的存在,而对所有的老师另眼相看。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但再大的林子也容不得“鸟鸦”放肆,也决不允许理想信念缺失,道德情操地下者破坏良好的教育生态。教育者如果偏离了价值取向,未触及到受教育者的灵魂深处,纵使你学识多么渊博,也难以赢得他人的尊重,一切说教都会显得苍白无力。经历过“非冠肺炎”疫情大考与洗礼的全体师生,应该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情操观上得到一次心灵的冲击与升华,应该是对生命教育的再思考、再认知、再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