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个叫宋湘波的“流浪汉”在网络上火了。他之所以能火起来,是因为他与一般人对流浪汉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形象认知不同。他清清爽爽,干干净净,光着脚席地而坐,低头刷着手机,身边放着一个旅行箱和一个双肩包。如果他不是自称是在流浪,人们或许会认为他是一个疲倦了在做短暂休憩的旅人,不大可能将他和流浪汉联系在一起。
宋湘波在与视频拍摄者的对话中介绍,他毕业于重庆一所大学,曾在新闻、金融、餐饮、教育等20多个领域工作。他做财经记者只是其中的一项,在中国财富榜上前一百位的“牛人”中,他就采访过至少20位。面对拍摄者很遗憾地感叹“你这样高的文化不应该捡瓶子呀”,宋湘波说他认为过这种生活没什么不正常,他在生活中也没有遇到什么难处,没受到不公正待遇,也不需要人们的帮助,他只不过是很“享受这种自由”。之所以此前频繁地换工作,也不是干不好,而是觉得做一件事久了,就会成为一个定式,会被体制化,所以他想通过流浪的方式,看看不同的风景,经历一下不同的故事。
视频火起来后,网上各种声音都有。有人认为宋湘波是“真的”在流浪,过一种自己想要的自由的生活,认为其勇气可嘉,对他能走出这一步给予赞赏和理解,并表示自己是“心向往之”却没有出走的决心。也有人说这只不过是宋湘波的一个广告策划,目的是为了搞营销炒作,要不然为什么会“碰巧”就有人去“采访”他,他所做的无非是蹭流量而已。嗣后,宋湘波自己也开了直播,对他的“流落街头”做出了回应。
网络时代,人们早已习惯了剧情反转的现实,所以大家都耐着性子等“子弹飞一会儿”,对此事发表看法时也相对比较谨慎保守。不知道宋湘波作为“前财经记者”如今成为“流浪汉”的人设是否会掉底,而那些转发相关视频的人倒是蹭了不少流量。管他真假,先炒起来再说。
“前财经记者流落街头”的话题之所以能炒起来,是人们通常认为拥有大学文凭的“高知”们的生活方式应该是格式化的。就像拍摄者话里话外遗憾且惊叹(或许是故作惊叹)的语气,认为做“捡瓶子”这样的事就是人才浪费了。高学历者的生活“应该”是从事一份体面的工作,比如宋湘波自称曾做过的那些,搞研究也好做实务也罢,反正就是不“应该”在街上流浪!言下之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实际上就“丧失”了流浪或从事低层次职业的资格。
然而,人世间从来没有一种固定的格式化的生活方式,正因为这样,才有了万花筒般多彩的世界。每个人可以依自己的才智、能力、财力、兴趣等,过一种自己心仪的生活。就像我们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一样,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天赋和爱好,选读文科或理科,擅长思辨的可以去读哲学,生性敏感的,文学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别人认为好的专业,却不一定适合你,比如你本来就学不会数学物理,一看那些数字公式符号就一脑子糨糊,却因为社会上流传的一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弃文从理,结果把自己的一生过得别别扭扭。
别人攻读博士学位,是因为人家有学术研究的潜能,如果你是一个实干家,倒不如自己去开个公司,更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样是在学校里做老师,也是各有所长,比如都是教法律的,别人在业余时间从事律师职业,早早实现了财务自由,可你偏偏不喜欢做那些谁是谁非谁该分多少财产的分析,那就不要眼红人家的高收入,冷板凳才是你最好的伙伴。搞基础研究的,也不必认为自己所作的就是经天纬地的事业,看不起那些从事“技能技艺”的同行。坐在办公室喝咖啡的白领,不必看不起建筑工地上忙碌的身影,他们所经历的日晒雨淋,正是为了更多人的舒适和安逸。
或许我们对整个人类“应该”体面地、有尊严地生活,早达成了一般的共识,然而在具体的个人“应该”如何生活方面,我们不得不丢掉那些凭空的、想当然的念头。这两年有个流行语说的挺好,“没有经历过别人的苦,没有资格去评价别人的人生”。比如同是流浪者,其原因也是因人而异的:其中不乏游手好闲之人,因为不愿意干活儿而选择了流浪;有的人可能是遭遇了挫折,心灰意冷,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过一天算一天,走到哪儿算哪儿;也有人可能是生活发生了变故,失去栖身之所;还有的或许曾经是大老板,却因投资失败,只能流浪躲债……
突然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流浪者的祖师爷是谁?我想到的是孔子。这个答案对圣人确乎有点儿不敬,不过,孔夫子带着他的徒弟们周游列国,甚至还被人称作“丧家狗”时,可不就是在流浪嘛。即使这样,也并不影响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一个人究竟要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实在是很私人的事情。我们不必在乎别人的看法,也不必总想着去指导他人。在生活中,守住一条“无害于他人”的底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