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骨柔肠的英雄
——评《惊世未了缘》中的华莱士形象
近日,重新看了一遍好莱坞电影《惊世未了缘》(有的译制为《勇敢的心》)。
虽然是十几年前的老片子,但至今看来,仍有着诸多感慨。
看似爱情片,其实是以苏格兰民族解放运动为题材的《惊世未了缘》是一部荡气回肠、催人泪下、震撼人心,令人扼腕叹息的不可多得的影片。
《惊》片讲述的是14世纪生活在英格兰暴君长脚爱德华的残酷统治下,人民不堪屈辱,在威廉.华莱士的领导下愤然为自由而战,为苏格兰而战的故事。
影片既有生死不渝的爱情,又有激烈的战争场面,摄制得雄伟、气势磅礴。
影片塑造了一系列性格独具鲜明的人物形象。
无论是英格兰暴君长脚爱德华,还是优柔寡断,既想重振家风又尚未丧尽天良的苏格兰贵族罗拔.布施等。
其中,威廉.华莱士这一人物的设计和刻画,尤其成功,令人难忘。
影片成功地刻画了侠骨柔肠的英雄威廉.华莱士。作为苏格兰民族解放运动的英雄,威廉.华莱士豪情万丈,英勇不屈。
然而,他又有柔情的一面,对童年时代的女伴、以后的妻子的美伦,他坚贞不渝。
影片一开始,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威廉,还只是一个七岁的稚子,父亲出征时他喊出“我也是战士”的豪言,想跟随而去。父亲战死后由艾佳叔叔带大。叔叔教育他“勇士要用脑,再学会使剑”。
有了这样的交代,成年后的威廉.华莱士作为一个具反抗精神智勇双全的英雄出现才不致突兀。
威廉并不是一介武夫,他有知识有头脑,知道单靠贫民起义而无法成功,因而力劝贵族罗拔.布施、蒙尼、祈等加入起义队伍。
在约郡一战中,他出色的军事才华表现出来了:指挥贵族骑兵佯装逃跑,麻痹英军,步兵再以长矛对付英军的骑兵,最后罗拔等的骑兵再出其不意地反攻。最后以弱胜强,大败英军。
这颇类似于中国战国时的田忌赛马。
妻子美伦为反抗英格兰士兵的非礼而被害,威廉蕴藏在内心的反抗精神爆发出来了。
他领导苏格兰人民起义。
威廉颇有现代人所说的“酷”。他酷得有勇气、有种。
但是,这种勇气,又非张飞之胆或莽飞之勇,而是海明威所谓的“压力下的雄姿”。
在霍却克一战中,虽然面临敌强我弱如同泰山压顶的情况下,仍然头脑清醒,不惊不慌,英勇奋战,这不是“好样的”,又是什么呢?
威廉太听信苏格兰贵族的承诺,终致在霍却克一战中败北;又太信任罗拔。布施通力合作的建议,以致被出卖而被捕。
被捕后,他没有呼天抢地,没有大笑大闹,他信奉“人终有一死,但要死得有意义”,因而才有“泰山崩于前面色不改的沉着”,即使在受尽酷刑,行刑手将行刑时,他仍大呼“自由”而不愿向英王谢罪、求饶。
在威廉英勇的外表下,他有柔的一面,所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威廉对美伦始终不渝,为了表现这一点,导演特意安排了几个镜头:美伦在威廉父亲葬礼上摘了朵蓝色野花送给他,二十几年后,威廉与美伦重逢时,他保存了美伦为他绣的手帕,即使在受刑时,也紧握手中。
手帕成了他俩坚贞爱情的见证物。
美伦纯真的眼睛一直深藏在威廉心里。
受刑时,当斧手高举斧头时,威廉看见围观的人群中,一个小女孩纯真的眼睛。
这时,导演特写那纯真的眼睛酷似美伦的眼睛。
同时,运用心理蒙太奇,成人的美伦出现在人群中微笑着望着威廉。
随着刀斧手斧头下落,威廉微笑着望着美伦而去,“不带走一片云彩”,只遗下万缕情丝与些许微笑。
这部电影,的确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