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伟大,河深、海深不如父母恩深。在儿女们的眼里,父母才是世界上最敬爱的人,也是最伟大的人。然而父母的伟大之处在哪里?并非因为父母是儿女们的缔造者,而是因为父母都有一颗舍己为家的大私心。
正因为父母有私心,所以爱子如命。视儿女为心头肉,掌上珠。爱“不失手”,百般呵护。总怕他们冷了,饿了,病了,跌了;尽量让他们吃好,穿好,住好,玩好。为了孩子们的幸福,父母省吃俭用,日夜操劳。为了孩子们的成才,父母不惜一切代价送子读书。普天下父母都有一颗爱子之心,为家之情。先儿女之忧而忧,后儿女之乐而乐。有诗云: “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它就是对天下父母心的真实写照。
然而,父母爱子不仅为了吃穿,而且还要管教。对于在外惹事生非,不务正业,好逸恶劳的子女,父母还要操心。轻者教育,重者责罚。其良苦用心,为的是把子女培养成才,为国争光,为家争气。
看似平凡的父母之心,只是为管好自家的孩子,实际上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家庭即是社会人才的生产厂家,又是社会人才的培训基地,父母就是社会的第一责任人。小孩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与父母教育是分不开的。因此家庭教育是基础,不可少觑。由于小孩尚未接触社会,见识太小,启蒙教育自然是家长,家长便成为孩子的偶像。故有“‘崽’像爷(父)”与“买田看塘,讨亲看娘”之俗语。因此家庭教育好,社会秩序好,家庭素质高,文明程度高,家庭富则国家富,家庭和睦则国家和谐。
历史上一些大人物,大多出自于良好的家庭教育。优秀的父母并非丢掉了私心,而是扩大了私心。把伟大的父爱母爱扩充到人类,故“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胸怀天下,放眼世界,具有大公大私之精神。
随着人性的进化,天下父母心都是能够放大的。譬如:父母升为祖父母乃至曾祖时,就会舍其小家顾及大家,凡是自家子孙都会同等看待。但儿媳则不然,都会偏爱自己的儿女。如果拿儿媳与祖父母相比,儿媳又是小私心。小私心往往只顾小家,只有大私心才会顾及大家。不过,无论小私心还是大私心都会有些偏袒,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因为私心的职责就是为私的,所以父母关爱孩子乃是天经地义的。
私心的大小是根据各人的地位与能力发生变化的,随着各人的地位与能力增大而增大,随着各人的地位与能力缩小而缩小。从家庭来看:小孩为了成长,要大量吸收能量,是消费者,一切为了满足自我,这是为己行为,是小私心;父母为了家庭和孩子,要大量释放能量,是生产者,一切为了家庭,这是为私行为,是大私心。相对而言:儿女是为己的典型,父母是为私的典范。
天下父母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她们能够突破自私,舍己为家,具有一种大私、大爱精神。
具体表现在:
一是男耕女织,同甘共苦;
二是艰苦创业,勤俭持家;
三是养儿育女,呕心沥血;
四是关爱家人,无微不至;
五是舍己为家,默默奉献;
六是吃苦在前,享福在后;
七是没有特权,只有责任;
八是严于律己,公正廉明;
九是一尘不染,两袖清风;
十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总之:为私精神敢于挑起家庭重担,具有强大的家庭责任感;
把养儿育女视为天职,义不容辞。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子女要耗尽自己的全部心血。情真意切,感天动地。不愧为儿女之楷模,社会之典范。因此,为私精神,代代传承。
试问天下:有哪个“为公”比父母“为私”更负责任,有什么“公心”能超过父母舍己为家的私心?回答是否定的。
由此可见:人与人如果动了私心,就会关爱有加;人与物如果动了私心,就会爱“不失手”;人与事如果动了私心,就会尽力而为。正因为我爱我的祖国是出于私心,所以愿为祖国而献身。
然而,大多数父母之心都局限在家庭内,难以扩展到社会,报效国家。不知一些父母做官后,为何不做父母官?则要脱胎换骨,把私心换成公心。人人以私心为家,个个以公心为国。一人二心,办事怎能一心一意。由于父母当官后去掉了私心,因此国不如家,民不如子。省长不为省,县长不为县。为政不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其政绩可想而知,不言而喻。
究其原因:传统公私观念不仅丧失了人性,而且扭曲了私心。天下父母心因受传统公私观念的束缚,只能顾己、顾家,不能为国为民。因此国家大事都是公心的责任,与私心无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倘若大家明白“为家是为私,为国也是为私”。那么人人都会把父母之心发扬光大,以天下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