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传递正能量

北京记忆大结局(北京记忆影评)

发布:网友分享 2024-01-26 21:11:13 阅读次数

女:不想再问你 你到底在何方

不想再思量 你能否归来么

想着你的心 想着你的脸

想捧在胸口 能不放就不放

男:ONE NIGHT IN BEIJING

我留下许多情

不管你爱与不爱

都是历史的尘埃

ONE NIGHT IN BEIJING

我留下许多情

不敢在午夜问路

怕走到了百花深处

女:人说百花的深处

住着老情人

缝着绣花鞋

面容安详的老人

依旧等着那出征的归人

提到北京,小编心里就会浮现出这首歌

如果你想了解北京,不妨看看《北京记忆》

当空荡的座位一排一排透过荧幕呈现开来,缓慢的“北京记忆”四个字仿佛拉开了几代人对改革开放这一特定时期的别样回忆,坐在角落里观影的我好似细嗅到一缕缕不同的思绪,救援、发展、追忆六个大字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似是在补救岁月遗失的光景,似是在奏响改革变化的篇章,又似是在重现一代又一代的“北京记忆”,良久良久,沉迷其中。

救援————被遗忘的十年

影片随着四十万知青“上京”展开叙事,画面中随意记录的拥挤的人流、颓圮的篱墙以及刚摘取不久的告示牌,这无意间的视觉陈述都在有力的诉说着经历过“大浩劫”后中国的微妙变化,或许这是一种迫切,对美好的迫切;亦或是一种补救,对时光的补救。然而无一例外,以上二者的首次“呈现”都在一个画面中集中表现了出来————那是一辆通往“梦想”的列车,少年背上背包,只身前往一座憧憬已久却又陌生不已的城市,列车上挤满了人,他抓紧背包坚毅的踏了进去,也不管列车那逐渐紧闭的门,而至于最后那被门夹住背包亦或是在那个时光里特有的光景与独白。或许在《北京记忆》的众多场景中,“少年踏列车”给人的印象较为深刻,因为它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外出打工”现象的缩影,那是一种努力的象征,不虚度光阴的表象,亦是对以往被遗失时光的补救,而当你真正体会到他们那种努力与急切的心情时,也正是你真正理解“救援”这一影片主旨的时刻。

发展————被谱写的篇章

随着改革口的号吹响,中国进入了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而这,都离不开影片中象征性的三个人————伊盛喜、郭培基、张继春。一个国家,如果要兴盛发展,那么必定不能忽视两个事物,其一为“制度”其二为“思想”,可以说“制度与思想”都能被上述的三人所“满足”。伊盛喜、郭培基他们是在“制度”上“创新”的,前者是中国第一个集体经济的总理,后者是中国第一个个体经济的老板,这二人的存在为日后中国多种经济所有制并存提供了借鉴的可能。而张继春则有所不同,她是一种思想上的“创新”,她是她们单位第一个烫头的,刚开始别的同事还不能接受,然而三个月后,单位的每一个人都烫起了头,这让我们知道,思想也很重要,精神力量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物质力量并对消费起到促进作用的。如果要把改革后中国的发展比作是一篇宏伟的篇章,那么伊盛喜、郭培基、张继春则是走在篇章最前沿的人,他们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追忆————被沉湎的时光

纪录片中,追忆与“救援"、发展一样,都是《北京记忆》里的主要内容,但不同的是,“追忆”不似后两者那样明显,它像是潜藏在角落里的影子一般,不易发迹。当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当经济较之以往成百倍千倍增长,当物质横流,谁又会记得曾经的四合院、小平房?谁又会记得那大街上一声又一声的卖报、吆喝?谁又会记得北京曾经的模样?现在的中国发展太快、就像老北京人与新北京人对北京那迥乎不同的记忆一般,短短几十年,变化却如此大,发展不仅仅是发展,与它一起变化还有人们的生活习惯、行事观念等等。这样一轮一轮发展下来,一段时间后又会有谁会记得几分曾经的模样?有时,我们也许真的应该停下来,坚持自己应该坚持的,我们可能做不到不被时光所改变,但我们可以做到被它改变的少一点,再少一点,至少,坚持自己该坚持的。这一点,或许真的是《北京记忆》要传达给我们的(一种思想)。

时代在变,我们也在变,《北京记忆》,就像是偶尔疲惫时的一曲悠扬,深入人心,给人以心灵慰藉,与此同时,可又为何总是让人在舒缓眉宇时重新紧皱了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