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传递正能量

送花人(送花人的感慨)

发布:网友分享 2023-12-12 14:02:37 阅读次数

  送花的人

  送花,是一件很浪漫的事。送花的人,以花传情达意,就有了一些别样的意趣在。花有花语,送花的人借大家都认同的花语,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意,比直白地说出来,要委婉含蓄很多。至少可以看出来,送花的人是用了心思的。别人收到花,捧在手里,看花嗅花时,心里会思忖一会儿,然后开心或是会心地一笑。在花一送一收间,传递着一种美好的心意,多好。

  我收到过花,也给人送过花。少年时,我收到过栀子花,也送出过栀子花。栀子花,是我记忆中最香的花。

  上小学时,学校东面有一缓坡,坡下有一户人家,青砖黛瓦的房子,很古旧。他们家屋后有一片檫木林,房前有桃树、李树、梨树、棠梨和柿子树,院子里还有两株大栀子花。

  端午时节,栀子花开了,碧绿的叶,雪白的花,远远地看着,特别惹眼。下课后,我们常跑到院子外面张望,想去摘花,又不敢。院子里坐着一位老奶奶呢。老奶奶花白的头发,在脑后梳成一个髻,鬓发理得一丝不乱。老奶奶经常穿着蓝布对襟的上衣,黑棉绸长裤,裹着的小脚上,穿一双黑布面的绣花鞋,看上去很慈祥,也很清爽。老奶奶看见我们围在院外,叽叽喳喳,并不愠怒,总会微笑着从屋里拿出一个大白瓷盘子来,摘一大盘栀子花,然后分给我们每人一朵。我把那朵栀子花别在衣襟上,嗅着花香,心里总是美美的。

  长大后才知道,那位送我们栀子花的老奶奶,还是我家的一位远房亲戚,和我太奶奶同辈。隔了这么多年,想起送我栀子花的老奶奶,仍觉得格外的亲切,仿佛还能嗅到那朵栀子的花香。

  后来,我家的后院里也栽了一棵栀子花树,花开时节,将开未开的花苞就摘下来,分送给了邻居们。那些花苞,被邻居放在瓷碗里,用清水养着,搁在窗口,或是堂屋的长条桌上。小小的农家,便溢满了栀子花香。

  送花的人,自古多有,而送花,送出仪式感的,要数南北朝时的陆凯,他在《赠范晔诗》中写道:“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真是性情中人,可爱得像他将要寄出的那枝梅花一样,春风和煦。在春天里,那枝梅花,温暖了远在陇山的朋友,也温暖了自己。梅柳渡江春。朋友在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一定会看见,远在江南的那一树梅花,开了,看见站在梅花旁正要折梅以寄的友人,如春风一笑,多好。可一枝梅花,又怎堪远寄?而一纸深情,却已在春天悄然出发,随着浩荡春风,催开了陇山的梅花。梅花开了,开出了一树远隔千里的深情。

  我怜惜那一枝没有赠出的梅花,却又无端地心生欢喜,说不上的缘由。我喜欢开在那枝梅花上的春天,有古意,有深意,也有新意。喜欢陆凯那枝无法寄出的梅花和寄托在那枝梅花上的深情款款,一如梅花,在春之初,开得那么唯美,它开在了江南,开到了陇山,也穿越千年时光,开在了我们重读这首诗的片片春光里。

  送花的人,送出大欢喜的,该是杨凝式的朋友。他送杨凝式以韭花,杨凝式一高兴,写下了:“昼寝乍兴,輖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实谓珍羞,充腹之馀。铭肌载切,谨修状陈谢伏惟鉴察。谨状。七月十一日,状。”一纸《韭花帖》,古往今来,曾令多少人为之倾倒,而我却独爱其中文字和文字里人性的可爱,更可爱的,是那位送韭花的人。

  秋风起,正是北方人贴秋瞟的时候,烤出来肥嫩的羊肉,佐以韭花齑,应是此时至味,难怪杨凝式在“充腹之馀。铭肌载切”之时,欣然提笔,写下《韭花帖》,在字里行间,我仿佛看见那位满意而欢喜的杨凝式。

  送花的人,是浪漫而又可爱的。他们送出的,有情,有意,还有几分牵挂和许多意想不到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