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传递正能量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在学校的最后一天读后感)

发布:网友分享 2023-12-12 14:04:01 阅读次数

  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在学校的最后一天》。文章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位老师马上要离开学校,离开教育界,这位老师和任教两年的学生告别的情景。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乔万尼.莫斯卡。文章描写细腻生动,真挚感人。因为老师要离开教育岗位,同时学生要告别童年,告别母校,升入中学。所以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在学校的最后一天》。文章真实反映了师生之间浓浓的深情。这篇课文学完之后,我们开始处理语文练习册。

  练习册上有道题是针对文中有一段话出的,文中这段话是这样写的:“再见吧,学校。很久以后我再回来时会遇到陌生的老师。那时候,我能找个什么借口才能回到那间老教室才能拉开那个马蒂尼里放过蜥蜴的抽屉呢?

  练习题这样出的:“很久以后我再回来时会找个什么借口回到那间教室呢,请你替“我”找一个吧!”

  这道题是发散思维的题型,引导学生们发挥想象,看这位老师如果想再回教室看看,会找个什么借口。本以为题不难,可看完学生们的答案我仍然大跌眼镜!

  学生们写出来的答案千奇百怪:

  答案一:我是学生的家长,孩子的东西落在教室里了,我想进去看看。(唉!用得着这么编吗?无语!)

  答案二:我是来拿教室讲台抽屉里的计分册的。(编的真假!)

  答案三:我的东西掉里面了。(唉!你一个大人,一个陌生人,东西怎么可能掉里面?)

  答案四:我以前是这里的老师,让我进去,如果你不相信的话,你可以看看,讲台桌抽屉里有一只蜥蜴。(天哪!多少年过后,这里经历了多少不同的学生和老师,蜥蜴早不在了呀!)

  这道题真这么难回答吗?我拉住一位旁边的高中小才女问她怎么答这道六年级题,她竟也答不出来。急忙往下翻作业,终于有两个合适的答案出现了:

  答案一:这里装满了我美好的回忆,能否让我进去看看?

  答案二:我曾是这里的老师,很怀念这间教室,我能进去看看吗?

  亲爱的你,能告诉我还有其它更好的回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