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传递正能量

鲁迅先生认为娜拉走后会怎样(鲁迅写的娜拉走后怎么办)

发布:网友分享 2023-12-16 11:15:47 阅读次数

  许多中国人知道《玩偶之家》,或许因为鲁迅先生一篇名作。1923年12月26日,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发表演讲,题目正是《娜拉走后怎样》,之后该文被收入其杂文集《坟》。文中,鲁迅在中国女性直面的社会背景下,捕捉到“娜拉走后怎样”这一重大社会问题,揭示出娜拉离家出走的命运: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事实上,以娜拉为女主角的易卜生代表作《玩偶之家》1879年12月21日首演于丹麦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在这部以当年挪威小城为背景的三幕剧剧终时,随着沉重的一声门响,娜拉出走了。剧中所展示的娜拉之生存困境及其决然选择,在挪威与西方乃至世界各地以男性为主宰的社会中,引发了轰动一时的“激烈争议”。

  娜拉走后究竟怎样?有意思的是,直到2017年,美国剧作家卢卡斯·纳斯“续写”出《玩偶之家·下集》,并在纽约百老汇首演,一举收获了当年托尼奖8项提名。而今年的12月14日,由戏剧翻译家胡开奇译出的《下集》剧本登入上戏新空间剧场,由和戏(北京)戏剧、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研究中心首度分角朗读全本。

  【悬念揭晓:娜拉终于回家了】

  一个无人可解的“历史悬念”,140年之后终于在中国上海揭晓答案。灯光亮起,“续集”中的娜拉在离家15年后又敲响了当年走出的那扇门。根据原始剧本设置,那是一个显得空旷的房间,几把椅子,可置一桌,陈设极简。其关键在一扇门,一扇显要而厚重的通往外界的门。

  获得托尼奖最佳导演提名的《下集》原剧导演萨姆·戈尔德所展示的百老汇舞台场景,特点就在两堵墙、一扇门,第三和第四堵墙则面对观众。令观众注目的,是一面奶白色墙上一扇深色的门。舞台陈设凸现了极简的古典风格:一面墙前放两把椅子和一盆高大的盆栽,另一面则为一个茶几和两把椅子。

  在家中,《下集》中的人物配置也“极简”,只有4个:娜拉、托尔瓦、保姆安玛丽、女儿艾美。纵观全剧,生动紧凑,90分钟之内无休息。

  可以说,鲁迅所担心的敲门回家的娜拉,并不落魄,反倒满身华服,十分富有。原来,她著书写作呼吁女性走出不幸婚姻,这既为她赢得了独立与成功,也因此树敌于男权社会而令她陷入困境。她鼓励其他女性也从家庭出走,但她们出走后该如何生存,娜拉也并没有答案……

  来自上戏导演系的中文版剧作导演周可认为,这部托尼奖最佳剧作提名作品,以论坛剧方式聚焦一代名剧《玩偶之家》娜拉出走以后的生命经历与困境,15年后重现的娜拉与丈夫、女儿、保姆的直面对话,呈现了古希腊辩论剧的经典风格,从哲理高度对当代人类的爱情与婚姻予以深刻反思。

  【续集发问:娜拉为何再离家】

  值得注意的是,娜拉未能想到的是,她的女儿竟然同当年的自己一样,投身于充满幻想的爱情,并准备结婚。缺乏母爱的女儿更渴望爱情,更渴望得到丈夫的保护和关爱。与家中其他3个人物不同,女儿艾美是纳斯笔下成功塑造的崭新人物,性格鲜活,栩栩如生。

  在剧本分角色朗读中,由国家一级演员、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丁美婷饰演的娜拉,与女儿艾美之间的这场对手戏,尤为出彩:

  ——娜拉:爱情,

  爱情与婚姻不同,

  婚姻是约束的契约,

  …………

  你将会被他吞噬。

  ——艾美:但我知道没有婚姻的状况,

  我要的是它的对立面。

  我愿意被约束。

  我愿意被占有。

  我愿意从属于某个人。

  …………

  由于你,多少妻子离开了她们的丈夫?

  多少母亲撇下了她们的孩子?

  多少女人抛弃了她们的丈夫和儿女,而让她们自己陷入你今天面临的困境──?这是……这就像你把每个人从一艘沉船中救出,却把她们扔在无法返回彼岸的大海之中。

  ——《A Doll’s House, Part 2》中译本

  作为哥伦比亚大学戏剧系访问学者、上戏编剧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胡开奇认为,今天剧作家幽默地提出了人类当代婚姻的一系列问题和困境:剧中娜拉出走15年后,社会并未发生真正的进步;对女性而言,出走是一个容易的冲动行为,自我觉醒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生命过程。

  “娜拉与女儿的困境清晰揭示了时代的进步与局限——尽管戏剧背景还是那个年代,剧中的话语和语境却充满了现代思考和现代精神。”他说,“作者的隐喻在于:时代的进步虽然缓慢,甚至时有倒转,但人类的婚姻伦理必有新的发展。”

  在《玩偶之家·下集》的结尾,作者对人类未来婚姻伦理的新生寄予希望,即将离去的娜拉对丈夫说:“我以为它变了,可这世道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不过我知道万物更新的那天必将到来,人间众生会获得自由──会比今天的他们更加自由。……我只希望我能活着看到那天。”

  正如剧本收尾:

  (娜拉走出门去。)

  (托尔瓦注视着。)

  (门关了,暗场。)

  (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