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月是故意明”专题的一篇文章。它是一篇摄影散文。曹文轩先生却用他独特的思考和体悟将自己的家国情怀寄于其中。让我们读来对人生又多了几分思考。
1、中国人的思乡情怀
中国人有抑制不住的思乡情结。这原自于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安土重迁的传统。
古有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有马致远“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人的思乡之情,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比如说:
上京赶考,此去万里,只为谋个好前程;
出门做官必须要远离家乡;
出门从商,要远赴千山万水;
还有一些人像李白、杜甫四处漂泊壮游,增加自己的阅历,涤荡自己的心灵;
当然还有一些征人,为了家国,不惜身赴异地,亲临战场。
这是古人思乡的原因。今人也有今人的迫不得已……
正如曹先生所说,可能是为了生存必须远离家乡;也可能是经受不住外面的诱惑;抑或是家容不下他了,或他容不下家了。反正是不得不走……
既然不得不走又不由产生一种思乡之情。其中可能是对父母亲人的思念,对故园生活的怀念,抑或是故乡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的怀念。
因为这些都已经深深融入作者的血液,伴随着人们走过千山万水。就像山东人永远忘不了的煎饼卷大葱,武汉人永远怀念的那一碗热干面,老舍文章中不断出现的儿化音……
既然有抑制不住的欲望,作者本可以回去,但是在曹先生眼中心中却再也回不去了。可能这就是他和其他文人不同的地方。这也就是这篇作品和其它思乡类作品的不同之处。
2、中国人思乡的生存痛感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痛苦。有些痛苦是可以通过时间来弥合。但有些痛苦,却往往伴随人的始终。而在《前方》这篇文章当中,所提到的思乡的生存痛感就属于这样一种疼痛。
曹先生的高明之处不仅点明了每个人对故乡都有无法割舍的情怀,还指出了每个人心中都无法直视的生存之痛。
这种生存之痛来自于无论你是走是留都无法摆脱。你走,前途是迷茫的,道路是颠簸的,拥挤的。你留,却发现它再也不是你心心念念的故乡了。
这种认识和曹先生的亲身经历密不可分。
先生出生于江苏盐城的一个农村家庭,自幼贫寒。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成为了北京大学的教授,文坛上的一颗闪亮的明星。
在他的作品里无处不闪烁着家乡的颜色。故乡赋予了他创作的灵感,给了他丰富的想象力……
曹先生对故乡的思念就如同老舍先生,一提到日思夜想的故乡北平就落泪了,韩少公先生身在异国却早已我心归去一样,他也一定时时刻刻思念着自己的故乡。他的亲人,故乡的风物。一旦走出来,就再也回不去了……
这是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前方吸引了多少年轻人从大山和土地中走出来。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繁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能走出来,眼界开阔了,头脑丰富了,世界更加的广阔了。再回过头去,回到那个闭塞的故乡,无法忍受它的寂寥,它的落寞。
日思夜想的亲人,有着相同的血脉,思想上却已经相隔千山万水。很难与故人达成思想的共识。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片水,只是自己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你只能往前走。
故乡的影子还在那里,心心念念的故乡只能成为一种文精神符号——人的精神家园了。而这个精神家园是人们在寻找的身心安顿的一种归宿。一种蕴含着默默温情,和人性温暖的心灵栖息之所。也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坐标。这其中蕴含着多少中国人的生存之痛。而这种生存痛感恰恰是一种寻而不得的怅惘和苦闷。如中国古代《诗经》当中写道的:求而不得,寤寐思服。更增添了些许复杂的审美体验。这就是中国人的乌托邦啊!
3.人的情感归宿。
人人都有自己的根,故乡就是自己的根。所以在很多的文人骚客笔下,思乡便是一种情结。思乡就是一种寻根。
很多人希望落叶归根。无非是要找到自身的标识,在社会当中的文化认同。
就像我们的名字便是我们的文化符号。他给予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存亡。就像文字,寄予了我们祖先的美好期许和对生命的认识过程。情感也同样需要一个归宿,这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但是实际上我们在前面已经说了,人们在努力的寻找,却发现眼中的这个故乡已经不是了心中的那个故乡。
就像鲁迅再回故土时,少年时的伙伴闰土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天真可爱的少年。就像曹先生所说,故乡已经回不去了。我们的情感要寄托在哪里呢?我们的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是故乡给予我们的所有美好。比如说父母亲人给予我们的关爱,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山川风物,脉脉的温情,深厚的文化,悠久的的历史……这些都是永不磨灭的美好记忆。同样融入我们的血液。
将这些美好的东西,细细珍藏。给予我们前进的力量,让我们在这个社会当中拥有自己的文化思想符号。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共睹那一轮明月,千万年默默守护相望,守望人性中的所有美好。
总结:
在学习《前方》这篇文章的时候。不应该把它仅仅作为一篇思乡类的文章来阅读。应该透过这种思乡的本质感受中国人的疼痛感,和这种痛感具有普遍价值和意义。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生存的道路就具有指导意义。让学生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才是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也是苏教版教材的编者之所以把这篇文章放在这个专题首篇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