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心就是太阳,这是雨果的一句名言。《巴黎圣母院》,就是对他这句至理名言的美妙诠释。
当年“文革”武斗期间,我被父亲关在家里,曾读过《巴黎圣母院》。那时因为年纪轻,对这部小说的深刻含义,并没有真正理解。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只是,艾丝美拉达的美丽和卡西莫多的丑陋,并为他们的凄惨遭遇感到惋惜和同情。
2014年去法国旅游,有幸游览了心中的圣殿巴黎圣母院。这座1163年开始修建,历经180年才全部建成的哥特式建筑,历经800多年,仍然屹立在塞纳河右岸的西缇岛上。伴随耳麦中的解说,我似乎听到了加西莫多敲响的那雄浑、沉重的钟声,也似乎听到了艾丝美拉达那欢快、爽朗的笑声。这钟声和笑声,好像还在讲述那段凄婉哀伤的故事。
我亲眼目睹了那口神圣的大钟,驻足在教堂内闪动的烛光前,合什祈祷,默默祝福。在祥和的圣歌声中,有一种蓦然的心动。
中午,在塞纳河左岸的咖啡厅吃午餐。坐在临街的餐桌前,仰望塞纳河对岸的巴黎圣母院,教堂的尖顶在湛蓝的天空下熠熠生辉,闪耀着圣洁的光茫。身边是塞纳河边来来往往的情侣,他们之中,有白人、有黑人、有黄种人,也有不同人种、不同肤色人的对对组合。有的步履急切,匆匆而过,绝大多数却是走走停停,缠缠绵绵,沉浸在各自的幸福之中。
此情此景,不由让我想起了雨果的一句话:“岁月的蹉跎赠与这座教堂的,远比夺取的要多"。巴黎圣母院的沧桑正变成一种巨大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人民追随它而来,而雨果《巴黎圣母院》中所描述的宗教王朝悲歌将伴随着卡西莫多的钟声和艾斯美拉达的舞姿永远响彻人类的历史。
最近,因疫情封城,躲在家里的我,再一次捧起这部世界名著阅读时,感触却比过去更深一些。透过字里行间的生动描写,让我深切地感到,卡西莫多和埃斯美拉达的悲剧故事,其实是15世纪中叶,法国社会阶级矛盾,造成的人性扭曲和畸形,带来的必然结果。终于,让我明白了《巴黎圣母院》的精髓所在,是它对人性的揭示和警醒。
翻开《巴黎圣母院》,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个图景:15世纪中叶的法国巴黎街头,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各忙其所,祥和平静。一个美丽的吉普赛少女艾丝美拉达的翩翩舞姿,打破了这里的平静。在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笔下,艾丝美拉达聪明美丽,纯洁善良,单纯热情、酷爱自由,大方活拨。仿佛集世间所有的美好于她一身,是那么的耀眼夺目。因此她自然吸引了无数目光,很多人为之倾心和爱慕,由此引发了一场人性善恶的碰撞和交锋。艾丝美拉达从小失去母亲的呵护,却不曾失去爱的力量。她四处颠沛流离,却依然热爱生活。虽然靠在街头为路人跳舞卖艺为生,但她内心总是从善良的愿望出发对待任何人。但在虚伪的上流人占统治地位的法国社会,她的内心也蒙尘在虚荣之中,这也为她受到伤害埋下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