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鸭舌、干烧四鲜、北京鸭卷、酥炸鸭脯、鸭包鱼翅等等,这是1987年全聚德的一份老菜单,经典菜肴又出现在了人们的眼中。这一年,改革开放将近十年,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开始讲究舌头上的享受了。那么,全聚德在改革开放前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变革故事呢?
顾九如,生于1954年,中华技艺技能传承大师,北京全聚德烤鸭股份有限公司总厨师长,北京烹饪协会副会长。
大家都知道,烤鸭是传统中餐,从来都是客人点菜,后厨现做。为了配合申办奥运,顾九如突发奇想,建议搞烤鸭自助餐。全聚德开张一百三十七年,还从来没有办过自助餐。顾九如的这个主意,对全聚德来说是个不小的工程,把烤鸭办成自助餐,从菜式到服务,那都得重新设计。当时,在领导拍板之后,筹备全聚德这百年来第一次自助餐的重担,就落到了顾九如的身上。
2001年7月初,又到了北京的旅游旺季。游客们到北京旅游,总是少不了到全聚德尝一尝这驰名中外的北京烤鸭,因此,这个时候,全聚德前门店的总厨师长顾九如也是分外忙碌。除了像往常一样照顾后厨之外,当时顾九如心里还惦记着另外一件事: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结果就要在一周以后公布了,身为北京旅游的标志性餐饮之一,全聚德能为这个大日子做些什么呢?
当时有一个总经理找顾九如,说咱们应该怎么办。他说咱们全聚德以前都是传统的正餐。因为客人来了,都憋着看北京申办奥运的结果,咱们不能搞一搞自助餐吗?在前门店各个角落都摆上了大屏幕电视,播放那个过程。准备了一些彩带,还有现在结婚的那个礼花弹。如果申奥成功了,就做一些配合的内容。
当时顾九如就策划,一楼摆了一个工字形的。在二楼天井两侧各摆一字台。从冷菜到面点到甜食,到前汤到粥类热菜。煎炒烹炸就布局到酒水,到烤鸭的片制,都是他自己设计的。当时在2001年,一个人卖票是200块钱,在北京做正餐的,卖自助餐票的应该算高的了,当时全场爆满。
顾九如他们做完以后,包括自己的厨师,都在那台面上留影,说没想到,这个百年多的全聚德,能有这个场面出现在这个申办奥运会成功当天,那一天,大家感到很欣慰也很高兴。
1971年,顾九如通过社会招工的渠道进入全聚德当学徒,那年他刚满18岁。在此之前,顾九如对全聚德是只闻其名,却从来没有真正地走进过这家百年老店。
顾九如觉得这个地方是个让人觉得很神秘的地方,他听老辈说,这个地方没有钱进不来。因为全聚德当时属于大饭庄,那阵老百姓生活水平比较低。
顾九如记事的时候,6、7岁的时候,听父辈念叨过。就说全聚德是一个老字号,里面有很多的大师傅很有名气,鸭子好吃,菜好吃,让人听着有点垂涎三尺的感觉。
顾九如听师傅们说,这"北京烤鸭"历史悠久,据记载明朝朱元璋建都南京之后,明宫里的御厨便取用南京肥厚多肉的湖鸭,经过炭火烘烤,做出酥脆娇嫩,肥而不腻的鸭子,被皇宫取名为"烤鸭"。后来明朝迁都北京,烤鸭技术也带到北京,并且从宫里流传到了民间被进一步发展。在全聚德开张之前,京城里的烤鸭以焖炉为主流,焖炉烤鸭的特色是不见明火,烤鸭的皮肉不分离,名气最大的就是开业于清咸丰五年的便宜坊。而到了1864年,也就是同治三年,一位名叫杨全仁的商人发现了挂炉烤鸭里的商机。
挂炉烤鸭呢首先是明火,烧的是枣木,为什么用枣木呢?一个烟少,第二个火的持久力比较长。烟一多了,鸭子的感觉就熏黑了不行,烤鸭厨师,他随时取鸭、随时进那鸭子很方便。
另外,就是挂炉烤鸭,外面火烤着。炉里面的反射,就是回来的辐射来烤这鸭子,里面灌上汤,里面一烤开着锅,里面煮着外面烤着,所以达到了鸭子外面表皮酥脆,里面肉嫩的感觉。当时杨全仁做了市场调查调研,才决定做这个挂炉烤鸭的。他这个整体感觉就是在工艺上,应该说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当时这种挂炉的东西专门伺候宫里面的,而市面上没有。
当时会挂炉烤鸭这门手艺的人十分稀少,杨全仁遍寻北京城,终于重金聘请到一位曾经做过御膳,有这门手艺的师傅。随后,杨全仁在前门盘下一间倒闭的干果铺子。那铺子有三间小门脸,名字叫做德聚全。顾九如听说,从那德聚全,到全聚德的命名当中,还有段特别有趣的小故事。
为什么后来又叫全聚德了呢?因为过去做买卖都讲究风水,后来找了一个风水先生。说你这买卖已经倒闭了,你拿过来了,如果想翻身必须把它调过来,就是把全搁在前面,聚德搁在后面叫全聚德。后来他觉得全字,自己是阳泉人,自己的一个名字的音符在里面,聚德就是聚拢德行。随后他认可了,找了一个秀才,叫钱子龙,写了这个牌匾全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