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功课课:电影如何表现复杂丰富的人物心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也是很多导演容易犯错的地方。处理不好的话,人物心理会显得生硬、缺乏层次感。例如最近上映的某心理片,问题可能并不在于演员,而是导演。
一般来说,艺术电影更注重人物内心,而类型电影更注重外在的行为。但是,出色的人物内心表现是影片深刻和厚重的体现。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电影,都不能忽略这一点。今天我们将介绍李安导演在《色戒》中的一个精彩案例。王佳芝放走了易先生,走出珠宝店。为了更好地讲解,我们将这个段落分成四个节拍,暗示王佳芝内心的四次转变。
·第一拍,王佳芝走出珠宝店。为了表现王佳芝的紧张和迷茫,导演在她周围安排了许多人的走动,而且是相反方向的,速度很快。我们看到她的动作很匆忙,不断地左顾右盼,但却没有方向感。她是在叫车吗?但车就在眼前,注意导演让她在绕圈,突出她的迷茫和不知所措。
·第二拍,此时王佳芝的心情发生了变化。她静静地看着橱窗,似乎不确定该去哪里。
→第一个橱窗是一个服装店的模特。导演选择这个物品当然不是随意的,他可以选择路边的修鞋匠或者一只盯着下水道的狗,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隐喻。服装模特就是一个牵线木偶,穿什么衣服、做什么姿势都不是自己决定的。这似乎代表着她一生的命运毫无自主性,始终在别人的授意下生活,甚至无法左右自己的爱情。
因为这个物品本身就在场景中很自然地呈现出来,所以这是导演创造多义解读的一种方式。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而作为导演,你要找到一种具有内涵意义的物品。
·注意第二个橱窗虽然不太清楚,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对夫妇在快乐地说笑,这让她想起了什么?或许她想到了家人和爱情。或许就在这一瞬间,她决定了自己要去哪里。
·第三拍,当年轻车夫出现时,轻松的音乐也响起了,她的心情放松了。小姐请上车,去哪里?福开森路?好的!注意她说的是什么,是易先生和她的爱巢。这个地方李安做了一个非常大的改动,原著里并不是福开森路。
原著里她要去的地方是愚园路,因为她有个亲戚在愚园路,她要去避避风头。为了表现王佳芝心情的转变,导演给到了风车的特写。回家?这个地方其实有些生硬,李安特别强调了一下她要去的地方。她把福开森路当成自己的家,但这真的是她的家吗?我们看到她的表情。
此时导演准确地切到了这个镜头,杂乱的人物密密麻麻地包裹在三轮车周围,将一个人的心烦意乱完全视觉化了。她渴望回到这个地方,想知道事情的结果,尽管这可能是自投罗网,但她仍然心存一线希望。我要再次提醒大家,要注意使用轴线。有些同学认为轴线不重要,但为什么刚才的方向一直没有变化?导演突然越轴了,谁能解释一下?道路再次被封锁,我们只能耐心等待。她笑了笑,为什么?这是一种自嘲的笑容,她居然以为自己还能回到那个地方,让我过去吧,走吧。时间不早了,我得回去做饭了,但看医生还是可以的。做饭和看医生不冲突吧?她从老吴那里取回了一颗药丸,这是在关键时刻用来自我了断的。在这个时刻,她想到了什么?导演巧妙地进入了人物的潜意识,这段剪辑非常巧妙。邝裕民的声音传来,但切到的却是台上的自己。反打台下的同学,然后切到王的特写。她当初为什么参加革命?还不是因为爱情。她因为邝裕民而参加革命,但现在她感觉自己从头到尾都是一枚棋子。
当她再次看向舞台时,导演没有切到邝裕民,而是巧妙地切到了易先生,悄无声息地完成了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