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不知道高中语文教案如何写,因此以本文作为高中语文教案模版,给大家参考。希望大家了解高中语文教案的写法
《归去来兮辞》是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是陶渊明辞官之初所作,主要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小赋中细致地描写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陶渊明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旗旗为大家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抒情小赋这种文体的特点,总结文体规律和写作特点。
2.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3.感受本文感情真挚、发语真诚的特点,领会作家的感情和志向,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细读课文,梳理重点字词,学习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难点:通过具体细节,感受作家在文中表达的对于官场丑陋的厌恶,以及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热爱自然、热爱劳动的审美志趣。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PPT展示);朗诵法(集体朗诵、指定学生朗诵);讨论法;教师导读法。
四、教学准备
PPT及作家的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者导入,运用多媒体展示,介绍陶渊明的生平和主要事迹。其中要重点介绍陶渊明在文学上的成就,以及他的代表作品。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二)整体感知
1.根据课前预习,再次默读课文。
(注意:在读的过程中将书中标注的注释写在课文中,记诵重点生字词的含义)。
2.梳理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
(1)词类活用:生生
(2)重点虚词:如——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中的“以”和“之”
(3)古今异义:风波、人事、幼稚等
(三)深入研读
1.阅读课文自述,说一说本文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明确:第一,家境贫寒,耕种无法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孩子很多,家无余粮。接受叔父的恩惠,出任彭泽县吏。
第二,在出任彭泽县后,本性追求自然,厌恶矫揉造作,不喜欢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勉强自己,于是想要归家。
2.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有哪些,请在文章中找出具体的语句分析一下?
明确:
①田园将芜胡不归:归隐收拾田园;
②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隐田园是因为自己本性自然,不会扭曲自我,所以辞官归家;③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
3.结合具体的语句说一说,作者是如何描写归隐后的生活乐趣的?
明确:作者借家里的童仆,花园中的植物等描绘了自己回家的欣喜。作者安顿好后,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倚着南窗,观赏庭树;每天在园中散步也成为乐趣,可见诗人在归家之后内心无比宁静安详,处处都透露出岁月静好的安宁。
4.阅读文章最后一个段落,说一说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明确:顺应自然,安乐天命。
(四)小结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
2.教师根据板书进行总结;
3.作业:重读二、三段,体会诗人陶渊明的形象,并为其做一个500字的小传。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抒情小赋,因此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和文章内容的分析,带学生体会作家通过文章表达的对自然的热爱。本堂课的教学,抓住了诗歌教学的特点,带领学生在梳理文本的同时,积累了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也感受了作家表达在其中的人生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