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传递正能量
  • 美文集
  • 名人名言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一等奖(《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试讲教案)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一等奖(《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试讲教案)

发布:网友分享 2024-05-29 22:25:42 阅读次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读及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品评重点词句,感悟“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境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并从中体会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朗读与推敲中读懂含义深刻的词句,积累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受到启发与教育。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读题激趣

“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板书:花)看到这个字,你会想起哪些带“花”的成语?”

(预设:百花争艳、花红柳绿、春暖花开、花好月圆、繁花似锦……)

“一提起‘花’,我们总是把它和美丽芬芳联系在一起,而在季羡林先生的眼中,它更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崇高的精神境界。让我们跟随季老,一起走进这爱花的国度,这奇特的民族——

(板书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先后几次踏上了德国?德国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学生自由读文,指名答。(这篇课文写了季爷爷两次到德国的所见所想)

(2)虽然事隔四五十年,但是这两次德国之行让季爷爷留下了极其深刻印象,他是怎么评价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呢?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指导学生透过两个“奇”读出由衷的赞美)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课文中的哪些句段中体会到景色的奇丽和民族的奇特?读一读,画一画,可以批注自己的体会,有了感受之后再和同桌交流交流,一会儿把你的感受说出来(学生默读,教师巡视)

三、感受景色之“奇丽”

1、交流,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德国“景色的奇丽”? 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2、谁来读读这句话?同学们,看看这一段美在哪里?请用笔画出关键的词语。自己先把这些词自由地读一读。

预设一: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1)指名说词语意思:“花团锦簇”的“簇”怎么讲?是怎样的一种感觉?(花很多,很茂盛)教师双手做花绽开状,让学生上台来和老师摆出一簇花的样子,有高有低,有疏有密,从中体会到错落有致、千姿百态的感觉。 “一簇”是这样,“一簇簇”呢? “花团锦簇”又是什么样子?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到花多、花茂盛、侧重写花的形态。)

(2)“姹紫嫣红”呢?(看课件出示的几幅图)花的颜色有哪些?花的品种呢?花的姿态呢?(体会花五颜六色、十分艳丽,侧重写花的色彩。)

(3)这两个词就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奇丽的景色”,谁能把这美的画面读出来。(练读,特别指导要把“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读好、读慢一点,慢慢回味。) 预设二:应接不暇。 “暇”是指空闲,“不暇”就是“没有空闲”,就是说:这里的花非常奇丽。看了左边又想看右边,看了楼上又想看楼下,看了近处又想看远处,看了怒放的,还想看含苞欲放的,看了这条街,还想看那条街,看得眼睛都忙不过来了,这就叫做——应接不暇。

3、引读:这迎面而来的郁金香、蝴蝶兰、红玫瑰……叫得出名的,叫不出名的,山阴道似的大街上都有——读句子; 这迎面而来的,粉的如霞红的似火的颜色,形容来的,形容不出的,山阴道似的大街上都有——读句子。

4、好一片花的海洋啊!谁来把这么美的画面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并想象画面。(配乐朗读) 透过这些语言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生说画面。大家所描述的就是这样的景色,人们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望着窗外一朵朵,一簇簇,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的鲜花,真是一种美的享受。请你们用朗读把老师带到这美丽的异国风光吧。

5、创设情景:走在如此美景中,你的感受怎样?假如你是一位留学在此的学生,假如你是一位刚走下手术台的医生,假如你是一位疲惫的游人……(把自己置身其中,学生畅谈高兴、愉悦、舒畅的感受)带上你此时的感受再读这一段。(齐读,再试着背诵)

四、感受民族之“奇特”

1、师:刚才,我们感受了德国奇丽的景色,你又从哪里体会到这个民族的奇特? 课件出示:“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接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花的“脊梁”是哪?(花的背面,只能看到花的枝干、叶子)

(2)他们养花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是喜欢花的人在家养花,他们是—— 我们是把花养在屋子里,他们是—— 再读句子: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也就是说,德国人在家里看不到妩媚动人的花瓣,看不到争奇斗艳的花朵,只能看到花的—— 如果你是作者,刚到德国,看到德国人这样养花,你的感受是什么?(奇怪、不理解)好, 就把你的这份惊奇读出来吧。

2、他们这样做季老先生很不理解,我们也很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创设情境)现在你们就是德国的养花人,老师当记者,采访采访你们—— 你好,你家里养的花,自己只看到枝枝叶叶,不觉得委屈吗?——生答 你好,你们这样辛苦养花不是白费了吗?——生答 房东太太,你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心里怎么想的?——生答;你“莞尔一笑”,这“莞尔”中的深意在哪里呢?——生答。

3、正是这样。房东太太眼中再普通不过的现象,季羡林爷爷又有怎样的感慨?就是——(齐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谁来说说“耐人寻味”的意思是什么?(意味深长,值得人深思。)

(2)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让人“耐人寻味”呢?这种境界是指什么? 他们把花给别人看,心里想的都是别人,这是种多么美丽的情怀,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高尚的、无私的精神境界,让我们耐人寻味。

(3)生活中有这样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吗?(学生畅谈,指导联系二、三、四自然段的句子和实际生活中的事例谈。)

(4)我们理解了这个问题,明白了每个人要先为别人奉献,在为别人奉献的同时,也能得到很多,这确实耐人寻味呀!相信大家再来读,会读得更好,更“耐人寻味”了。(出示这段文字课件。)齐读句子。

4、此时,作者已由先前的那份吃惊变成——赞叹。(板书)让我们一起赞叹着来读。

五、小结作业

1、今天,我们不但感受到了德国奇丽的风景和与众不同的民族风情,也感受到季老先生情感的变化,(指板书)由吃惊到赞叹,再到敬佩。让我们带着由衷的敬佩,再读这句话: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2、写一个自己游览过的各种新奇的景物

六、板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多么奇丽的景色 吃惊

赞叹

多么奇特的民族 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