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爱情,人们往往想到情诗,
而谈起情诗,人们则往往想起仓央嘉措。这位六世达赖,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歌。
我们在阅读那些优美的诗句时,会不禁想问,仓央嘉措的这些情诗,真的是用藏文所写吗?
如果果真是藏文所写,又如何穿越不同语言的界限,翻译成汉语,也是如此之美妙呢?
不急,先来看一首诗。
原诗直译如下:
若要随彼女的心意,
今生与佛法的缘分断绝了;
若要往空寂的山岭间去云游,
就把彼女的心愿违背了。
而下面则是翻译家曾缄先生翻译加工以后的: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如果不是曾缄先生的这首翻译,世人又有多少能记得仓央嘉措的这首诗呢?
再看一首。原诗直译:
住在布达拉宫时
是持明仓央嘉措
住在“雪”时
是浪子宕桑汪波
翻译家的改编版本:
住在布达拉宫中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在拉萨的大街上流浪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原诗基本上没有看不出情诗的痕迹,除了“浪子”一词似乎有所暗示之外;而改编之后,则朗朗上口,浪漫至极。
仓央嘉措还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曾经作为电影《非诚勿扰2》的片尾曲。那就是《最好不相见》。
事实上,根据某些藏学家的研究,原诗是这样的:
第一最好不发现,
免得不由迷上它。
第二最好不谙习,
免得以后受煎熬。
显然,这不是一首情诗,而是指对于佛法的研习,更符合作为宗教领袖的仓央嘉措的日常生活写照。
于道全先生的翻译则完全变成了一首情诗:
第一最好不相见,
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识,
如此便可不相思。
曾缄先生则以七言诗见长,他的翻译如下:
但曾相见便相知,
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
免教辛苦作相思。
世间传说仓央嘉措是吟唱的情郎,
可他也是雪域之王宗教之光,
都亏了那些辛苦的翻译家,
是他们跨越语言、宗教和民族,
让这些诗歌散发出美酒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