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传递正能量

罗密欧与祝英台话剧剧本(罗密欧与祝英台影评)

发布:网友分享 2023-12-25 15:11:56 阅读次数

  在命运之书中,我们同在一段字里行间。

  In the book of the destiny, we together between a row of characters.

  ——莎士比亚

  罗密欧(男)与祝英台(女)是两个耳熟能详的东西方爱情悲剧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他们两个在不同的故事中为了爱情而宁愿去死,但他们的死有一个共同特征,即他们认为所爱的对象先死了,所以他们要跟随而去,换而言之他们都是殉情。

  罗密欧与祝英台剧照

  此来看,殉情这件事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是值得赞颂的,但如果我们展开联想:这两个人在殉情之前相遇了,并了解到了彼此身上发生的故事,那将会发生什么呢?

  可以想象的空间太多了,但结果只有三种可能:

  1、他们还是依然选择殉情;

  2、他们都不再选择殉情这个方式;

  3、他们其中一个依然选择殉情,而另一个则放弃了。

  他们到底会怎样选择,这不是重点。

  我们今天要重点讨论的是:

  当一个人遇到足以让其选择自我毁灭的打击,有什么可以将其挽救?

  关于自杀的数据,网上有很多信息可以查。

  我国的自杀率其实比较低,而且对比过去一直在下降,这是因为城镇化的进程,使农村自杀率特别是农村妇女的自杀率大幅下降,但因为人口基数过于庞大,所以绝对的自杀人数在全球占比中还是相当高的。

  西方关于自杀有专门的研究,埃米尔·杜尔凯姆是此中鼻祖,其与卡尔·马克思及马克斯·韦伯并列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著有《自杀论》对后世影响极深。

  《自杀论》中将自杀的原因分为四类:

  利己型自杀

  利他型自杀

  失范型自杀

  宿命型自杀

  这四种原因的具体解释,大家可以自己去查询,其实都很好理解,这里不赘述。

  我们将所有的自杀原因,包括不在这四种原因当中的其他原因归于一个原因,那就是:迫切希望离开目前所处的现实。

  其他的所有原因,最终将会导致这个原因,然后才能激发行动。

  那也就是说,无论其他什么原因,只要我们能在这个最后的原因发生之前,将之截断,那么就不会发生我们不想看到的结果了。

  截断的一个最佳的方式,就是以相同或相似经历的身份介入,或者最低限度要以认可对方的身份介入。

  身份

  在沟通的最初,双方仅能通过确认对方的身份来明确自己下一步的行动.

  例如每个人小时候看电影或者电视剧,都会希望能尽快地确认正面角色和反派角色?这样才能确定自己所支持的那一方。

  小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他们会希望以最快的速度确认身份,以明确自己所支持的对象,然后结局当然是自己一方获得胜利,当然中间的过程可以穿插冒险,但好人不能死,或者死了还能复活,否则故事将无法延续下去。

  两个身份相近的人相遇,无论是偶然还是故意,都会快速拉近彼此的距离,并建立亲和感,而在此基础上的沟通,才有可能朝向彼此接受的一面发展。

  同时罗密欧与祝英台在聆听对方的陈述时,重新确立了自我,即在别人眼中的自己,这也是对自我身份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