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传递正能量

经典常谈读后感600字(经典常谈读后感600字初二免费)

发布:网友分享 2023-12-08 13:41:07 阅读次数

其实,这本书不仅是偶然开始读,以至全部读完,就连起初的买,也主要是为了花掉一个比较鸡肋的红包才买的。而找来找去,这本书、这一版的价格又恰好合适,再加上看着豆瓣评分还不错才入的。

一句话,这本书的买入,以及拜读,都是临时起意,甚至在几天前,我都不知道朱自清先生还有这本《经典常谈》。

众所周知,朱自清先生是著名的散文大家,与此同时,在这背后,历史与国学功底的深厚,也是必不可少的,不然不可能才能写出这样一篇篇如此优美的文章来。尽管我对这一点极其认同,也深有同感,可到今天,读完这本书后,其历史功底、国学修养,我才窥见一斑。

以至在读的过程中,我连连赞叹,这本书实在是太好看、太好读了,文辞极其浅显而流畅。

而当我读完,合上书本后,又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先生之功底,内容之深入浅出。

首先,关于本书的取材与内容,朱自清先生在序中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他说道:

这部书以经典为主,以书为主,不以“经学”“史学”“诸子学”等作纲领。但《诗》《文》两篇,却还只能叙述源流;因为书太多了,没法子一一详论,而集部书的问题,也不像经、史、子的那样重要,在这儿也无需详论。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这中间并无编撰者自己的创见,编撰者的工作只是编撰罢了。

而关于本书作者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同样很简单,他说:

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

而接下来,他笔锋一转,说:

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凡此种种,虽不免谦虚之词,但就之后的内容来看,也的确如此。

想想吧,在一百多的页数中,八九万字里,要叙述十几类我们文化已经深入骨髓的东西,本身就不容易,更何况,还要刻意地讲得浅显,用通俗的语言,把这些看着非常晦涩的知识,讲得通透,使得浅显易懂,让大家读得明白,看得舒服,还要都有涉及,这便难上加难。

可朱自清先生,我通过阅读本书的内容,可以看出,他很好的解决了上述的种种问题。使人读完每篇,都对于所讲述的“经典”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所讲述的内容很容易的、仿佛不经意地便刻在脑中,印象变得通透;让人仿佛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起来,不由得拍案叫绝。

下面,我就举几个本书所讲述的方面,梳理一下大致脉络,以加深印象。

首先,第一篇以《说文解字》为引,由此讲述的汉字的发展,在这中间,虽然认为仓颉是商契的讹变,是不太可信的,但汉字的源头,起于夏商之际,还是说得过去的。随后在说到说文解字这本书,以及简单的普及了一下训诂学。

在第二至第八篇,几乎都是在讲那些个儒家“经典”。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周易》的发展,说明了这本书在儒家初期,是不受重视的,到后来,受阴阳家的影响,再加上在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的理论,使得周易这本书越来越受重视。以至到了西汉后期,《易》俨然成为了六经之首。

以及对于《诗经》的讲述,同样让我一下子明白了很多东西,比如,从诗的诞生,到开始贵族之间为了附庸风雅,单纯的用诗;从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搞不懂了诗经的内容,而出现单纯的解诗,到渐渐发展,为了政治,而出现的生搬硬套、断章取义。以及关于风、雅、颂的宗旨,先生所说到的:

风是风化(感化)、风刺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颂是形容盛德的意思。这都是按着教化作用解释的。照近人的研究,这三个字大概都从音乐得名。风是各地方的乐调,《国风》便是各国土乐的意思。雅就是“乌”字,似乎是描写这种乐的呜呜之音。雅也就是“夏”字,古代乐章叫做“夏”的很多,也许原是地名或族名。

这一段话,同样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还有对春秋三传的阐述,从“春秋”名字的由来,是由于都是在春、秋两个季节而编撰,是那个时代所有国家修订的史书的统称,只不过是由于除《鲁春秋》之外,其他国家的史书都散佚了,《春秋》由此才变为一个专称。到所谓“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其实这句话是不准确的,这个“春秋”就是《鲁春秋》,是鲁国的史书,孔子有可能参与了鲁春秋的编撰,而更有可能的是,孔子是拿着《鲁春秋》到课堂上的,来讲述的。再到对其所谓“三传”的叙述,说明了其中《公羊》、《榖梁》注重解经,而被汉代官方推崇备至,却认为《左氏》是伪书。而《左传》的内容又极为丰富,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也是“春秋三传”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

当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关于《诸子》一章,其中的内容,以及叙述,帮我理清了太多太多的诸子的关系,以及派别。首先,讲述了儒家的发展,其创始人孔夫子是讲究“慎言”的,而后来的儒学大师,如孟子、墨子都是好辩的,而由于其学术思想是有点理想化的,后来的发展,却又与政治紧密相关,而政治制度,又离不开人情,所以才会有后来种种的弊端,甚至后来像魏晋士人呐喊出类似于“礼法岂为我辈设哉”、“非汤武而薄周孔”这样的话来。而儒家思想的特质,又使它和方士息息相关,在这里,先生说道:

礼、乐专家后来沦为儒士,巫祝、术数专家便沦为方士。

而方士的出现,又催生出了阴阳学派。所以,儒家又与阴阳家同根同源。

还有道家,众所周知其领头人是老庄,他们是非常注重自我的,对于世间的态度是消极的,是主张“清净无为”的。而把这种思想变为一种理论的,是杨朱。正所谓,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而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墨家,他们都是要“托古立言”的,在诸子中,唯一一家讲究变化、与时俱进的,的法家。法家的宗旨三个字:法、术、势。申不害讲究术,商鞅重视法,而将这种理论,法、术、势三者合一的是韩非。

另外,通过阅读短短的这一篇,在朱自清言简意赅的叙述中,对公孙龙的思想,我从似懂非懂,到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先生说道:

公孙龙,赵人。他这一派不重个体而重根本,他说概念有独立分离的存在。譬如一块坚而白的石头,看的时候只见白,没有坚;摸的时候只觉坚,不见白。所以白性与坚性两者是分离的。况且天下白的东西很多,坚的东西也很多,有白而不坚的,也有坚而不白的,也可见白性与坚性是分离的。白性使物白,坚性使物坚;这些虽然必须因具体的物而见,但实在有着独立的存在,不过是潜存罢了。

仅仅通过这一段话,我想对于“白马非马”的争论,便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以上所举引述,仅仅是我最想是出的。让我醍醐灌顶、叹为观止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在最后一篇,关于“文”的阐述,先生从甲骨文、青铜铭文开始,说到《红楼梦》的出现,是白话小说的完成,再到近代以来,白话文运动等等……

这些论述、与他的普及,无一不让我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从而使我在脑中这这些所讲述的内容,这些概念,有了一种崭新而清楚的认识!